对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及生态处理方法的探讨
来源: 百度文库
时间:2018年12月14日
一、主要原因分析
1.浮游植物不足:在春秋季节,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养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不足(主要是由于低温营养不足,天气不好,除草剂的使用等)引起藻对氨氮的吸收能力减少,使得 硝化细菌对氨氮负荷加大,如果亚硝酸盐的浓度超过菌群转化亚硝酸盐的能力,就会导致亚 硝酸盐的积累。
2.氨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繁殖速度不对等:硝化细菌两个阶段的微生物群体在养殖期间先后建立起来,由于第一阶段的氨氧化细菌繁殖速度比第二阶段的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快,先 形成种群优势,导致前期亚硝酸盐大量积累,在养殖开始后的大概 20-30 天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开始形成优势,继而亚硝酸盐才开始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直到 45-55 天亚硝酸盐含量会降到很低。
3.养殖密度过大,浮游植物不足或天气急剧变化导致系统溶解氧下降,将出现有利于反硝化作用的条件,当环境中同时出现能量物质不充足时,反硝化作用进行不彻底会造成亚 硝酸盐的积累。
4.新建养殖池塘:由于挖去含微生物丰富的表层土,养殖初期池塘中有效微生物缺乏, 会出现硝化细菌种群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另外在池塘换水时过多的使用自来水,井水也会造 成亚硝化和硝化两种功能种群的不平衡,导致养殖初期亚硝酸盐的积累,不过,当养殖系统 中硝化细菌的两种功能种群发展平衡后,硝化作用就不会再导致亚硝酸盐的积累,因为硝化 系统完善的养殖水体中,硝化细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氨氧化细菌要小,其转化亚硝酸盐的 速度往往超过氨氧化细菌产生亚硝酸盐的速度。
二、生态处理方法
1.培养或增加优质藻类:通过藻类对氨氮的吸收,使氨氮对亚盐的转化减少,提高藻类浓度以吸收更多的亚硝酸盐,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减少亚硝酸盐的积累。
2.添加具有去除亚硝酸盐能力的微生态制剂,硝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而被藻类利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自然界中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但因其繁殖时间长(约 20 小时一个繁殖周期),限制了硝化细菌的应用效果。
3.在养殖前期,要创造条件促进硝化菌的生长,建立起硝化体系,除保证充足溶氧外, 有研究表明,向模型体系中投加 M0 元素(亚硝酸氧化酶的活性中心 M0 一 Fe 一 S 蛋白)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硝化作用的进行,缩短了亚硝酸盐积累所持续的时间,并加快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速度。
4.在养殖密度过高或养殖池塘溶氧比较低时,要创造反硝化细菌的适合生长条件,促进反硝化作用对氮的转化,比如:在养殖水体中投加能量物质(有机酸等),能够促进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但是能量物质一定要投放充足,不然会导致反硝化作用进行的不彻底,仅能完 成硝酸盐向亚硝酸盐的转化,亚硝酸盐无法进一步转化为 N2,造成亚硝酸盐的过度积累。
返回顶部
- 首页
- 地图
- 电话
- 咨询